答: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,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;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,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;1978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,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;2000年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;2006年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;2015年9月,位于杭州市富阳区的富春校区投入使用,开启两校区办学模式。学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,是浙江省人民政府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教...
答:2025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总计划4104人(不含专升本),面向浙江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辽宁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招生。其中在浙江省普通高考计划2813人(不含专升本)
答: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,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。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(中医临床基础);中医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建设计划,中药学、中西医结合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;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中列665位(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二位)。临床医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开设了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3个。其中中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临床...
答:为推动中医药教育工作健康、创新、跨越式发展,实现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相融通、科技创新与本科教学相融通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通,培养未来中医药领域领军人才,学校设立“岐黄学院”,并开设中医学(5+3一体化,国医丹溪传承创新班)、中西医临床医学(锡纯传承创新班)、中医学(5+3一体化,针灸推拿方向,继洲传承创新班)、中药学(时珍传承创新班)等特色专业(方向),招收和培养具有...
答:学校对2025年招生专业和计划进行了调整,招生专业聚焦学校优势特色专业,新增护理学(卓越班)招生。在专业计划分配上,学校继续扩大医药类专业招生规模,医药类专业计划占到总计划的55%左右,医药或相关专业计划占比达83%左右
答: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录取已经实行八年,在普通类平行录取中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,以“院校+专业”为一个志愿单位,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的做法,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学生学习心仪专业。填报志愿时,考生可以前三年我校在浙江省录取的情况作为基本参考,但因2024年学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进行了较大调整,绝大部分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,导致2024年录取结果出现了较大的波动,2025年不能完全比照2024年录取分数线进行志愿填报,考生应结...
答:我校尊重学生专业兴趣和特长,实行校内学生转专业政策,为每个学生提供优秀生转专业、专业不适应转专业、特长生转专业等转专业途径,学生可在入学后两年内根据各自需求和实际,进行自由选择(部分录取类型规定不能转专业的除外),具体转专业政策以入校后的《学生手册》规定为准
答:学校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。其中考生患有《指导意见》第一条中列出的六大类疾病,我校所有专业原则上不予录取;考生患有《指导意见》第二条第1项、第2项所列疾病(色盲、色弱)原则上不能被我校除公共事业管理、健康服务与管理、国际商务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医学信息工程之外的其他专业录取;考生患有《指导意见》第二条第3项所列疾...
答: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,学校专门设立资助专项经费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国家励志奖学金、国家助学金、国家助学贷款、勤工助学、困难补助、学费减免等保障性资助、发展性资助项目、爱心基金及各种社会团体、个人资助等途径获得资助。多途径奖助学体系使资助育人工作得到充分保障
电话:0571-86613520
传真:0571-86613520
邮箱:zsb@zcmu.edu.cn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(滨文校区)
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百川街260号(富春校区)
微信
微博
视频号
小红书
Copyright @ 2021 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网 浙ICP备05040830-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技术支持:亿校云